哎呦,這碗拉麵即便是活在照片裡還是讓馬麻我看著看著肚子就咕咕叫了起來~
九州是日本三大拉麵之一"博多拉麵"的故鄉,來這裡一定要盡興的吃拉麵才算對得起自己ㄚ~
加上大吃日本美食原是本次出遊排定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想吃的"豚骨拉麵"名單更是一長串~XD
不過一天只有三餐,幾天分配下來也就只能吃個三四次拉麵,這次沒吃過癮的只好留到下次再說~>
T先生點了一風堂總本店的限定口味~"赤丸新味"(1000日幣)
赤丸新味在豚骨白湯裡加了祕製味增,配料除了叉燒肉、溏心水煮蛋外,還多加了明太子和海苔~
這碗"赤丸"超濃郁的,明太子和辣醬攪拌開後鹹香帶辣,比台灣任何湯麵的口味都重但吃完卻不會口渴~XD
福岡天神的"一風堂總本店",站在門口感覺這個店很迷你~
一風堂的擁護者很多,在全世界已經開了數十家連鎖店,最近在台灣也開起分店,但還沒空去吃ㄋ~
日本的餐廳店家,空間利用都很精算(店租貴???),一人一個座位大多只能剛好夠用~
一風堂總本店的座位不多,但空間感還算舒服,幾天下來,一風堂這樣還算內部空間較為寬敞的~>
很貼心都有"中文菜單"(簡體字的),我們吃了招牌基本款"白丸元味"跟"赤丸新味"~
在日本旅行最方便就是舉目所及的"漢字"讓人很有安全感,有些用猜的也猜得出來是什麼~
非吃不可的正宗"白丸元味"(700日幣),很濃郁帶著脂香味的豚骨湯頭讓人一吃難忘~
煮麵的功夫很到位,麵條的軟硬度就是剛剛好,至於麵上白白的油花全是"膽固醇"的來源~>
豚骨拉麵的特色就是熬到精華盡出的渾厚白色湯底,一風堂的湯底加一點白芝麻一起吃超香~
日本的拉麵店除了都有自己研發的祕製湯頭外,配料的製做和選擇也多半是各店的機密~
一風堂就在拉麵裡多加了黑木耳細絲,很成功的增加口感層次,也很聰明的綜合了白湯的油膩感~
第一天到九州時,我們吃的第一碗拉麵其實是在博多車站對面巷子裡的老店~一幸舍
吃之前先看好要吃單點還是套餐,然後到機器前買個"拉麵券"~
除了拉麵外,可以試試看"燒餃子特餐",一口一個的迷你餃子也是很多拉麵店的必點特色~
在日本用餐唯一感覺不舒服的可能就是空間很鱉,大家肩並肩挨的很緊隔壁的"吸麵聲"都聽得一清二楚~XD
一幸舍也有自己的"獨家",原味到辣味等不同口味的博多拉麵~
一幸舍的燒餃子,其實就是個迷你鍋貼ㄅ,味道還好沒有特別出色~
每家拉麵店都會有佐麵的小菜,一幸舍的是細薑絲、醃漬高菜和生蒜,一風堂還多了爽口的辣豆芽~
只有加叉燒,青蔥和一ㄎ水煮溏心蛋的一幸舍原味拉麵(750日幣)~
不斷加入豬骨熬製的高湯雜質泡泡很多,湯頭是幾家拉麵店裡腥味最重的(感覺豬在跳舞XD)~
小T的大表哥加了生蒜泥試試,是說嗆味下去後味道好像有比較好一些~XD
拉麵老店"一蘭"的擁護者也是很多,不可不吃呀~
位在博多運河城的這間一蘭看起來好像門可羅雀,其實上一秒鐘人聲鼎沸,旅行團剛才走一批~
一樣是買券用餐,近年來大陸觀光客很多,所有菜單都有中文譯本,還有中文服務員幫忙介紹如何點餐~
一蘭的SOP做的很好,點菜的空白單上麵的軟硬度,湯頭的濃淡,配料的多寡,通通可以依照喜好客製化~
一蘭最為奇妙的是他的空間感,簡直就是一個"除了吃拉麵還能幹啥"的用餐體驗~
極為精算的用餐空間,入口處都掛著紅色門簾顯示你在登記"第幾排"吃麵~
門簾掀開就這光景,一個蘿蔔一個坑,頭頂上還有座位號,一目瞭然的"座無虛席"內~
有看到那位大叔揹著包包在吃麵嗎??雖然座位旁有鉤包包的勾子,可是就整個很擠咩~XD
每個座位中間都用隔板隔開,超像K書中心的,所以說就只能專心吃麵ㄅ,別想聊天喔~~噗
這樣"吃麵像考試"的座位規畫很有效率,大家都是吃完就走,當然也就比較沒有情調啦~
"K麵位置"還有個特色就是有"垂簾聽政"的服務生躲在簾子的後面~
要點餐時按桌上服務鈴,就會有人從簾子後面冒出來幫你服務,整個蠻另類的齁~XD
一蘭最大的賣點還有他特製的裝麵器具,是個陶製的"長方形便當盒"(很多人慕名而來)~
原味豚骨拉麵(790日幣)有入口即化的軟叉燒,大量青蔥和一顆要自己動手剝的白煮溏心蛋~
雖然福岡有好幾家"一蘭",可是這家標榜獨特的湯頭跟其他分店不同(自己人還打自己人,競爭真的好激烈喔)~
上面有一些些辣醬攪開來我就後悔了,因為我還要分小T吃內(嬰兒可以吃辣味拉麵嗎???)~XD
因為K麵的位置真的很小,如果抱著小捧有在那裏邊吃邊餵就真的是在給馬麻我考試了~
後來把小T的"辣麵"裝一裝,讓他阿罵抱到店門口的候位區去餵食了(不然馬麻我可能兩個小時還出不來)~>
回程臨上飛機前,T先生還去了另一家天神西通的一蘭拉麵~
是說一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K麵座位,只是看本團扶老攜幼,就被請到包廂去了~
垂簾聽政的服務員一樣冒出來點餐,T先生說這家的味道真的跟上一家不同(真的會想一家家跑去吃哩)~
除了吃博多拉麵外,來九州一定要試試新鮮的明太子喔~
老店"椒房庵"除了外賣各式各樣的明太子外,也在博多阪急裡開了一家餐廳~
用餐空間整個很低調的木色,粉灰牆壁,還有紙糊的燈籠,十足的和風氣氛~
店門口就有外賣明太子的冷凍櫃,如果沒時間用餐也可以直接買一盒帶回旅館去享用~
點了兩個招牌套餐,"醬燒特選霧島豬肉"和"青蔥玉子燒"~
看到煮飯的大鍋嗎???兩個大鍋就直接嵌在吧檯區的爐灶上,這麼高調這家的白米飯一定不差~
果然不出所料,用大灶煮出來的米飯真的跟電子鍋不一樣啦,不配菜吃都吃的到白米飯的香Q~
日本餐廳店家對小捧有很禮遇,只要看到有小貝比來一定趕快奉上兒童餐具~
椒房庵的貝比餐具是簡單的白瓷碗+原木叉子和湯匙,不過比較可惜是高級餐廳沒有附嬰兒椅~>
坐吧台區的好處是可以看見師傅在做玉子燒,不斷加入高湯晃動鐵鍋,架勢十足~
邊看邊聞到青蔥加進蛋汁的鮮味,肚子早就餓了ㄟ~
套餐都有一份野菜沙拉,配和風醬汁非常爽口~
醬燒特選霧島豬肉套餐(1600日幣),配菜有醃漬高菜、醋泡花枝、新鮮明太子和一大碗味增湯~
醬燒豬肉還蠻軟嫩的,略帶酸甜和辛香味的濃稠醬汁加入菇類和玉米熬煮,還加入一ㄎ水波蛋~
這道主菜外表不怎麼樣,但多吃幾口後漸漸發現醬汁中有很多複雜的調味(生七味和???),越吃越好吃~
青蔥玉子燒套餐(1400日幣),套餐的白飯好大一碗,但日本人通通都吃光了耶~
家庭號size很豪邁的大塊玉子燒,加入大量的青蔥,味道很香但沒有蔥辣味~
最厲害是這個玉子燒火侯外熟內嫩,咬一口還不斷有湯汁蹦出來,日本的雞蛋怎麼會這麼好吃啦~
玉子燒套餐的配菜是有點義式風格的黃椒番茄和蘿蔔泥梅子,配著玉子吃整個味覺為之一變~
當然,我們是為了這個來的呀~~新鮮的明太子~~
套餐裡面都有附椒房庵特製的明太子,放在熱騰騰的白飯上吃,逼逼波波魚卵破掉的聲音,幸福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