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已經來一陣子了吧!!身邊的人都在討論,吃過幾輪的大有人在~
不過奔郎就一直在觀望,要等一個沒人排隊的黃道吉日再去吃(我不愛排隊是下港有名聲XD)~
終於某日帶T爺到A8剪頭髮,一眼瞥見竟然不用等耶,馬上決定選日不如撞日,就是今天拉~
每次到香港添好運都是總店吃完,到機場還要再吃,台灣這個第一次吃,不能說沒有期待...
坐下後映入眼簾的是和香港添好運一模模一樣樣的餐墊~
頓時想起那些招牌點心,跨海移民而來的添好運蝦款??是否能守得住"原味"??
單張薄片紙的點菜單,嗯,跟我印象中的平民美食添好運不大一樣,好像貴了不止一點~
比方說香港不到台幣80元的叉燒腸粉,移民來台後變成128元,鳳爪香港才賣60元,這裡變成118??
香港的添好運真的就是平民化小吃,食物口味獨特,但環境普通,服務一般,但價錢卻也是非常實在~
移民來後不但貴,而且很多東西都沒有,手工甜點諸如核桃露,燕窩蛋白燉鮮奶一應沒有~
另外有些拿手絕活,在香港算很稀鬆平常的,像是豬潤燒賣,潮州蒸粉粿也都沒有!!
當下雖然有點失望,不過如果招牌點心夠原味的話,那也算一解相思之苦拉~~~
桌上有"信義獨家" 的立牌,但這三個全體都沒點,印象中香港添好運沒這些菜色~
尤其是"椒鹽花枝丸"和"五香牛肚,頗有為台灣人量身訂製,專門給觀光客吃的錯覺~==
邊等吃邊看T爺玩飛機,每次剪完頭髮都可以挑一個陽春小禮物,吃飯時就拿出來打發時間~
不過最近飛機新聞有點多,去年一整年災難連連,快過年了,希望來年大家都平安阿~~~
先上來了"鳳爪",每隻都是造型完整,非常美觀,保有港點特殊帶甜的醬油味~
不過香港添好運的鳳爪為求滷透,都是切成兩截,深水涉總店的還有豆鼔辣椒同滷的辛香味~
台灣這版調味感覺比較不似總店,比較接近機場店的做法,就是都淡淡的甜醬油味也不難吃~
火侯來說,台灣這個沒滷透有點可惜,跟香港添好運軟綿綿入口即化的口感還是有差距~
來台灣後身價大漲的"蜜汁叉燒腸"~
粉皮略厚是香港的特色沒錯,但裡面叉燒醬汁略顯不足,味道普普通通~
噢~~~這添好運的亮點呀,來了一定要叫一份解饞~
添好運最有名的,酥皮焗叉燒包,剛做好的很燙口,叉燒醬汁泊泊流出,皮酥到手輕輕拿起來就粉碎~
趕快咬一口,噢,不夠燙,皮不夠鬆酥,不像港版輕捏就粉碎....(悶)
裡面叉燒一樣是醬汁不足,怪哉,添好運的叉燒移民到台灣後變的很不夠味(水土不服嗎??)~
蒸點選擇有點少,這個是鮮蝦菠菜餃~
皮很晶瑩剔透,裡面的料看的很清楚,港點這功夫移民來沒失準頭倒是非常難能可貴~
菜很多,蝦一點點,調味偏鹹~
奔郎的心頭好,吃港飲必點的黃皮燒賣~
不多說了,這都是港點基本款,應該要好吃的,台版的很緊實彈牙,可惜火侯有點過,汁蹦不出來~
黃皮燒賣也是T爺的最愛,他一次要吃最少3顆,但吃到這裡已然睡著,唉~~~
堪稱當日大敗筆的"悶鮮竹捲",爆炸鹹,除了醬油味以外吃不出什麼厲害,這個當天竟然沒吃完(哭)~
開放式廚房,廚房裡面東西一份份的交出來,看得出來非常忙碌~
添好運的環境一向陽春,到台灣價錢升級後也不見提升~
位於地下美食街裡面一個咖咖角,都是尋常小吃街桌椅,人聲鼎沸鬧哄哄,說起來是不舒服的用餐環境~
本來只點了些鹹的點心,但覺得水準不夠,於是非常心有不甘的繼續點甜點,希望能幫他平反~
非常甜的楊枝甘露,粉圓粉掉了,而且煉乳加太多,西柚卻放太少~><
撈了半天沒有幾絲西柚可以平衡甜味,吃起來很膩一整個不酥胡~
又努力加點了馬來糕,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當天唯一把持住水準的就是這個,非常香軟,又吃的到鹹蛋黃味,懷念的滋味幾乎跟港版一模一樣~
吃到這裡結束,結帳加成後剛好一張小朋友,就小吃來說不能說是便宜,比較接近飯店價~
重點是,回到家我和T先生都口渴猛喝水,不知是否某些東西添加太多???
A8的每個樓梯間都放了教你去吃添好運如何排隊的牌子~
依我看...不出半年就不用排了拉,至少我不會再來了~~~
老實說,吃了沒有回味,這味還是存機票錢去香港吃卡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