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來"吃飯"了。。。。。
對大人來說會吃飯有什麼稀奇,數十年如一日的吃喝,早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但對小人來說掌握餐具和吃飯習慣都還在逐漸養成,真的就是生活的頭號重點~
即便是像T爺已經邁入3y的小童,有些餐具還是新鮮貨,正在跟他們蜜月這樣~
自從2y3m後,T爺的吃飯人森進入另一階段,期間也有小小補貨,就都是進階用的東西~
木ㄚ就跟往常ㄧ樣做做重點紀錄,順便把現階段好用或已經快被冷凍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自己吃第二階段,媽馬給買了innobaby不鏽鋼巴士餐盤~
innobaby的東西我覺得很不錯,之前幫T爺找水杯這篇有介紹過~小人吸管杯大集合
買水杯時就有注意到這個餐盤,不過當時T爺還太小,想想時機成熟時應該就會來入手一隻~
材質是304級不銹鋼,就是俗稱的18/8,算是中上等級的不銹鋼餐具~
跟WMF普遍的18/10等級相比雖然還是差一點,但價格也會反映在成本上~
巴士餐盤價格還蠻合理,幾百塊一個,跟動輒上千元的價錢比也親切很多~
至於餐盤的造型我沒意見,但我想瘋狂愛車的小男生看到應該都會買單吧,哈哈~
餐盤的設計是可以層層疊的,若是家裡有兩個以上的小人這個收納起來比較不占空間~
歸蘇媽馬當然不是浪得虛名,也買了innobaby不銹鋼叉匙組~
收納盒的設計很不錯,兩隻可以平平的放進自己的家,不用另外再去找盒子~
側面看蠻薄的,所以這一定是進階系列的餐具喔,厚薄度跟大人在使用的差不多了~
還在初期階段,手都拿不穩的北鼻們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這支,等變身成小童後再說了噢~
然後就是筷子,進階後,買了大概也是市場獨佔的~EDISON學習筷~
話說小人吃飯一開始其實都是從好操控、單把的湯匙,叉子開始,這兩個學會就能吃到嚇嚇叫了~
看這篇之前可以去看看T爺吃飯初階的紀錄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自己吃]小T的副食用具總整理(下)
在第一階段自己吃的時候都不會有筷子出現,畢竟是使用起來更難的工具。。。。。
使用筷子小肌肉的力道拿捏跟手眼協調都必須更好,這應該都是要自己吃的不錯才會發生~
但我覺得中國人吃中國菜麻,看霸霸嬤嬤天天用筷子,筷子應該也難不倒東方小童吧~XD
T爺這把EDISON學習筷上面站著一隻米老鼠寶寶(這把還有米妮、維尼熊、湯瑪士那些)~
餐具的廠商大概都認為小童的學習筷上一律要有卡通人物(可以促進消化嗎?...==)~
但這個對我而言其實不重要.....是誰都無所謂,好用就好~
筷子前端跟我們大人在用的不大ㄧ樣,多了一個寬版的夾捏設計~
照片拍不大出來,但著個夾捏處還有做止滑,力道跟手勢用對的話是蠻好夾的~XD
學習筷看起來就像一個夾子,哈哈,全開的話有差不多四十五度~
上面三個圈圈就是訓練"手勢"用的,分別用來套拇指,食指跟中指~
外出一樣要找個餐具盒收好~
通常這個階段外出我會帶全套EDISON的餐具組(湯匙、叉子、筷子)~
OXO的叉匙組就反而幾乎不大用了,漸漸在淡出中。。。。。
一來他比較重,帶出門重量是一支抵兩支,二來湯匙把柄弧度大,裝收納盒都不怎麼容易收~
已經吃得很好的小童,基本上不怎麼依賴湯匙柄的弧度了,什麼湯匙都可以用,以好收易帶為原則~
innobaby的餐盤組使用起來像是這樣,頗有色香味俱全的感覺,哈哈哈~~
他有兩大三小共五個分隔,一格拿來裝白飯外,還可以另外裝進四種菜色~
登楞。。T爺今天的午餐是~月亮蝦餅、蒜泥白肉、櫻花蝦炒青花菜和烤杏鮑菇~
進入"自己吃第二階段"的小童,我覺得或多或少都可以準備一隻分隔型餐盤~
因為這個階段的小童對於食物種類都叫得出名號了,也在嘗試認識欣賞各種菜色(ing)...
這種分隔餐盤的好處就是可以把食物做分類,跟全部喇成一盤相比視覺上也會美觀很多~
給用看看innobaby的叉匙組。。。。。
喔噢....我覺得把柄還是有點太長了~~~><
這張看起來更清楚,把柄長度都超過T爺的手肘了~><
實際用過我覺得這組叉匙組應該要等到4y以後吧~@@
把柄太長,小童對焦會對不準,只好先冷凍起來,等上幼兒園以後再說~
換短柄的EDISON看起來就順手很多~
吃飯時,我會把叉子和湯匙都擺出來,T爺自己會看情形決定要怎麼用~
飯後都有給他準備湯,可是小童還是很喜歡邊吃飯邊喝水~@@"
T爺吃飯一向胃口不錯,都大口吃菜大口吃飯,看起來很過癮溜~XD
而且蠻好養,沒什麼偏食,吃飯心情一直都是blingbling~
哈哈,很開心吼,尤其遇到他愛吃的菜(蝦餅已經率先被嗑光光了....==)~
然後男孩子真的有比較會吃,以上飯量就是T爺一餐的真實飯量,通通吃到見底。。。
某日晚餐菜色~蝦仁炒蛋,黃瓜炒魷魚,小貢丸滷杏鮑菇,就都是簡單家常菜~
其實這個時期的小童,不用另外再傳專屬菜色,就都是跟著我們一起吃歐~
三人小家庭我通常都是準備個三菜一湯就很夠吃,出菜時再把T爺的餐盤裝好~
然後就一家三口坐在餐桌一起用餐,T爺非常非常喜愛霸霸下班後的"一起吃"時間~
看了菜色後先給媽馬比讚,真的非常上道阿,哈哈哈(不枉費我賣力煮給你吃啦)~
學習筷上陣。。。。。
學我們大人用筷子扒飯。。。。。
這時期小童模仿能力很強,一起吃,他看著大人的動作筷子其實很快也就會了~
學習筷唯一的小缺點,還蠻容易黏飯的~~~>"<
跟小時候一樣,用到新工具有時會停下來思考+休息啦(要喝蠻牛嗎??)。。。哈哈
休息夠了再上,繼續努力齁~~~~~
"自己吃"經驗老道的小童,都知道要姿勢低一點東西才不容易掉落~
學習筷我覺得真的還蠻好用的,薄薄的黃瓜片都夾得起來~
圓圓的杏鮑菇也沒問題唷~~~~~
然後~~飯~~還是交給湯匙好了~~~XD
這樣吃比較爽啦~~~~
有時候母子兩簡單一點的中餐,吃水餃~~~
筷子夾水餃更簡單呀,目標物這麼大,輕輕鬆鬆就夾起來~
外食也都帶學習筷出門,幫T爺裝好一碗後,他就開始吃自己了~
夾菜的時候他會自己用筷子~~~
挖飯的時候自己換湯匙~~~XXD
出國時,T爺也有帶著自己吃飯的給西~
在香港的餐廳裡點了一盤超美味的叉燒肉,幫T爺稍微處理成小塊,他就可以自己吃囉~
用筷子夾菜還是比較對味,自己一顆一顆慢慢吃。。。。。
吃到舔筷子了,哈哈哈~~~
從第一階段"自己吃"開始,有些壽命很長還繼續沿用的餐具也來點名一下~
Calibowl的碗,已經被各大團媽賣到爆炸的東西,邊緣特殊的防漏設計真的很優~
這套碗不管在家還是外出都會用到,尤其外出基本上百分之九十還是帶Calibowl~
出去外面吃我不強求一定要帶分格式餐盤喔,畢竟都不小的賽斯塞進嬤嬤包裏談何容易~
然後吃飯長青組~EDISON叉匙組,外出也都讓他們隨行,可以從年輕用到老阿~噗
Calibowl和EDISON組合起來就無敵了,要有多好挖就有多好挖~XD
然後think baby的碗,也是繼續服務中~~~
不銹鋼系列的餐具我覺得都是衛生又好洗,相對OXO的盤子就幾乎被媽馬遺棄了~
那隻盤子蓋圈要拆起來洗真的卡油卡很兇,然後時間久了後感覺怎麼洗都洗不乾淨~@@
有被打入冷宮的,當然也有被撿回來用的~
進入大寶寶階段後,這隻德國小鴨湯匙意外的翻身了~
T爺3y以後,這支湯匙突然又很適合他~~~XXD
小童吃飯技術更純熟後,加上湯匙的長度對了,吃起來就格外順手~
現在T爺還蠻喜歡用德國小鴨吃飯,即使是細細扁扁的把炳,也都能掌握了歐~
大寶寶時期的吃飯用具除了餐具外,當然還有階段性過渡時期的"餐椅"~
T爺進入小童期後,真的很愛爬上我們的餐椅跟我們"共桌"....
加上小童漸大以後,一般規格的餐椅對他來說也用不久,實在很尷尬~
於是木ㄚ又開始到處找找有沒有方便讓他一起上桌的"那種東西"...
到處物色找到了這個尼烘人設計的"增高墊"~TOMA TOMA可調式坐墊
這個替代餐椅的東西是空間狹小的日本人想出來的辦法,家裡放不下餐椅又想要給寶寶坐高高~
號稱是可以從8個月坐到10歲,迷你嬰時期用安全帶綁著餵飯,長大後就自己坐在餐椅上用餐~
椅墊尺寸是30*30的方塊,全部收納起來果然蠻小ㄧ顆,不用時收起來也不占空間~
材質是合成皮,弄髒也不用拿去水洗,就濕布擦一擦就好,很好保養的一個東西~
打開來後有安全帶設計,幼齒一點的還是綁一下比較安心~
椅背後有2條長度可以調整的固定帶,用來綁在一般家用的餐椅上~
側邊有拉鍊~
裡面是3塊各3公分的泡棉,可以隨小捧有成長的高度自由拆卸調整~
最高就是增高9公分,最低就是增高3公分,按照我家餐椅的高度T爺目前都是用9公分~
有些細節還蠻貼心的,像這個固定扣....
有一個口袋可以塞進去~
收好後就蠻平整的,不會刮到小童的腳~
裝在大人的餐椅上像這樣,就是一個可以讓小童暫時長高的東西~
除了尺寸是規格品沒辦法跟家裡餐椅坐墊ㄧ樣大外,安全需求那些應該都可以滿足~
背後的固定帶可以調整長度,可以適用大多數的餐椅~
T小爺平常上桌就像這樣,看起來還不錯吼~~~
這個增高墊除了顏色我不怎麼喜歡外,其他倒是沒什麼可嫌棄的~XXD
價錢也不貴,記得一個不到一千五吧(印象有點模糊了....)~
唯一的缺點是....
坐墊跟家裡的椅子大小不一樣,腳會有點卡卡~~~
後來,T爺更大一點,坐餐椅的習慣沒有一定要安全帶固定也不會掉下來後~
就另外幫他訂做了"無帶式椅墊",顏色款式當然就挑我喜歡的,跟家裡的餐椅配歸蘇~XD
側面看當然ㄧ樣是有"增高"功能,我也是做差不多9公分高~
椅套可以拆起來洗,但裡面泡棉是做整塊的,因為短期內T爺應該都是坐9公分高吧~XD
放在餐椅上像這樣~~~
訂做的就很"合身",跟原先的餐椅大小一模一樣,而且視覺有比較符合奔郎的期待啦~
T爺專屬矮子樂坐墊(噗),除了多了這個椅墊外,上桌後就跟大人一模模一樣樣~
自己訂做的增高墊跟家裡的椅子ㄧ樣寬,腳可以順著椅子邊緣下來,不會老卡在椅子邊邊~
兩個比一比,哈哈,我比較喜歡自己弄的那個啦,漂亮很多~~~
不過,家裡小人如果很容易掉下去的,還是要用有安全帶的那個歐~
買增高墊時還順便買了給T爺專用的小東西~TOMA TOMA止滑易潔型餐墊
其實就是兒童專用的"餐墊"~
因為自從T爺跟我們同桌後,餐桌上的東西都是共享的,但目前家裡的餐墊表面都是不防滑的~
想想還是給他找一個適合他現階段的,買增高墊時發現這組兒童用防滑餐墊,姑且買來用看看~
一組有兩張(小貓和小狗圖案),大小都是30*40,背面有背膠,可以直接黏在餐桌上~
說明上說是好洗易乾,可以重複洗個50次黏性才會減弱(我是還沒洗那麼多次啦)~
然後他有做過抗菌加工,而且材質是布質的,還可以任意剪裁成適合的大小....
(但我覺得這個現成的大小蠻差不多的,跟大人的餐墊ㄧ樣大,應該不用剪就很好用了)
把桌子擦乾淨後就黏上去,基本上這個餐墊就是不會移動的~
對於Calibowl來說,是比直接放在桌上阻力大一點,不會一推碗就到處跑~
還蠻方便的,髒了就換洗一下,但就防滑效果來說我覺得是一般般,但聊勝於無啦~
比較大了以後,吃到食物覺得"燙",還會自己吹....哈哈哈哈
吃飯總是心情很好,笑瞇瞇呀~~~
T爺習慣不錯,吃東西一定都是坐在餐桌上吃完才下桌唷~
給小人使用的餐墊有時也不一定要去買新的,家裡如果有適合的也可以派上用場~
像老木給翻出來一個百貨公司周年慶的贈品,是霧面玻璃上面有做止滑顆粒的隔熱墊~
這個跟OXO竟然是絕配,上面放OXO幾乎就是不會動,哈哈~
然後玻璃的用髒也很好擦,只是使用上稍微小心一點就好~
所以各位麻麻翻箱倒櫃一下,搞不好家裡有適合的也就不用再買了~
大家覺得小人用專屬的餐具要用到什麼時候???
這個答案沒有定論,看小人的成熟度吧~~~
有時在家裡,懶得去給T爺特別準備,就隨便有什麼用什麼了~哈
然後在家裡也都很慶菜,幾乎沒有搞剛在穿圍兜兜了啦。。。
現在只有外出時,阿木習慣進餐廳還是要穿一件來擋擋冷氣這樣~
用一般的瓷碗吃水果,T爺也處理的很好,就放手讓他們試試看~
大點的寶寶都知道這個東西不能往地下摔,所以也都不會打破了唷~
像最近媽馬更懶,用瓷碗機率大增阿,哈哈哈哈~
這樣餐後所有餐具都同材質洗起來好方便呀,遲早都會走到這一天吧~
我覺得孩子成長真的很快,同桌吃飯這一天很快就來了,大家加油囉~~
飯後純聊天
到底什麼時機點要準備換進階餐具??
每個寶寶成長速率不同,有的快一點有的慢一點,這個沒有一定啦~
一般來說,湯匙使用個半年,都用的很純熟,小肌肉控制都不錯了後可以試試看~
就T爺的例子來說,2y3m後湯匙跟叉子都用的很熟練了,就可以考慮來進階~
像這裡講的進階餐具是指沒用過的"筷子",手指頭的控制要更靈活,手眼協調也要更好~
除了讓寶寶自己摸索外,經常讓他和大人同桌吃飯看大人使用筷子也會是個學習方法~
至於分格餐盤的使用,ㄧ樣是要先學會用湯匙"撈東西"。。。。。
近距離定點位置的食物撈取都沒問題後,對於分格的食物一一去撈取才不會有挫折感~
在這之前不會用這些都是正常,馬麻們不用為了寶寶什麼時候還不會用筷子感到擔心無奈~
真的不行,分格餐盤要跳過也沒關係,就用一個大碗吃,只是少了一點對於食物的欣賞認識而已~
總之,給他們時間,給他們機會練習,吃飯是天天都要做的事,時候到了自然就會~
孩子會偏食嗎??
我覺得孩子大點後或多或少會有不喜歡吃的東西,這個也很正常~
像T爺的情形是口感苦澀,氣味特殊或纖維過多的青菜不吃,像芥藍菜,豆苗,苜蓿芽這種~
另外像口感粉粉的"蛋黃"不愛吃,會只吃蛋白,留下蛋黃(常常會拿起來問阿木想不想吃這樣==)~
撇除上述個人喜好,其他食物就接受度很高,幾乎沒有不吃的,就偏食來說情節算很輕微。。。
我個人觀點,孩子不喜歡吃的東西可以不用勉強他吃,畢竟還小,不愛吃某種氣味或口感都勉強不來~
硬逼他吃,造成對吃飯的恐懼反而得不償失,畢竟對於吃的興趣都還在養成,不要還沒成功就先壞了胃口~
如果擔心食物攝取的問題,媽馬就自己想辦法變變花樣(做阿木當然就是要辛苦一點)~~~~
像不喜歡吃水果,就改榨成果汁,不喜歡吃胡蘿蔔,就試著跟絞肉混在一起做成肉丸,總有變通方法....
每個孩子脾氣個性都不同,媽馬只能多費心,改變自己用對方法,才能真正幫助到他~
餐桌禮儀怎麼養成??
這恐怕是十之八九家有小人都很怕面對的問題。。。。。
其實我個人是很在意這塊,因為從來我就想要好好吃我自己的飯,甚至有點希望不被孩子打攪,哈哈~
所以對T爺的作法,我是從小就給他習慣養成,之前就有分享過~轉大人第一步~小嬰兒吃飯訓練分享~
從6個月會坐餐椅起,就是吃完才可以下桌,下桌後就不能再回頭吃了,這點我是蠻嚴格執行的唷~
只有觀念上他接受餐桌是吃飯的地方,其他地方不是,才有機會坐的住,養成習慣後自然就不會到處亂跑了~
至於一餐飯這麼長,孩子坐得住嗎???當然還是有些小方法,之後有機會再來慢慢分享吧~~~